23书吧 > 南陈帝业txt全集下载 > 南陈帝业最新章节无错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章节错误 添加书签 返回目录

第八十四章 避祸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
  六月初一。
  长安宫内。
  猝被皇帝宇文邕召入内庭的杨坚,心内实有些不安。
  自诛护归都之后,他便以杨忠病重,需加侍养的名义,请辞了官职,避居家中。
  自然,此事并非出于他的自作主张,而是在宇文邕应允了他与李昞恢复旧姓的求请之后,由其父杨忠定下的计略。
  须知道,普六茹、大野之姓,本是由宇文泰生前所赐,请复旧姓,实际是一种对宇文邕态度与能力的试探。
  现今北周国中,宇文护虽死,皇帝宇文邕的力量却未见得有多么强大。
  其若是于此时为了维护旧政策的威严,毫不让步,便足证其才智不过寻常,北归的败军勋贵们自可以结成联盟,把控中央。
  其若是真以让步来换取杨、李二家与之合流,则足见其魄力与才智非浅,各家的行为举措,便得谨慎有度。
  毕竟关陇勋贵们可不是铁板一块,还须得靠宇文邕这块皇帝招牌来平衡、维护各方的利益。
  现今北周的皇权虽然虚弱,却还不是他们某一家某一姓可以单独挑战的。
  现今宇文邕既然愿意退让,秉政之后的举止又颇见果决,自然不可小觑。
  是以,似他杨坚这般做了擅杀大臣之事,犯了皇权大忌的狂生,自然须得主动乖巧起来,远离纷争,以避来日之祸。
  只是不想,他今日还是被皇帝忆了起来,在朝堂公卿集议之后,由内官引入了内廷。
  “大兴公。”
  这忽然而来的问候引得杨坚思绪一顿,抬目望去,却见是宇文邕的心腹宠臣,安化公、小宗师宇文孝伯已候在了门廊之侧。
  “安化公。”
  杨坚急做回礼,旋即,便由宇文孝伯引入了内室。
  内室之中,周帝宇文邕,清河郡公、右宫伯中大夫宇文神举,平原县公、内史中大夫王轨,已在一张案前围坐。
  同三人见了礼,由宇文孝伯引着坐上小几,杨坚心内的紧张才稍作疏解。
  宇文邕见杨坚落座,将一份文书递了过来,他道。
  “而今国难纷至,府库财帛将竭,愿请杨卿为朕分忧。”
  杨坚接过那递来的文字,粗粗看过,竟是道拟任自己为凉州总管的旨意。
  他忙辞谢道。
  “陛下恩重,臣五内俱感。然臣父卧榻疾深,其病甚剧,实不敢须臾离也,望陛下收回成命,使臣得尽孝道于家宅。”
  宇文邕闻言未置可否,又道。
  “鲁国公年将十岁,朕闻卿有一女,年方八岁,正宜配之。”
  “杨卿前诛逆护,拯社稷于将倾,功劳实大也,朕每憾国库空竭,无能为赏。”
  “今朕既禀政,欲立鲁国公为太子,聘卿女为太子妃。”
  “以卿之意,可乎?”
  杨坚闻言呼吸不由一促,他却是未曾虑到有此一节。
  自己的女儿一旦嫁入天家,便相当于给自己诛护之事,颁了一道免罪金牌。
  诛护一事,便全然成为了他杨坚立足朝廷的政治资本。
  此事于他的诱惑,着实太大。
  他终于没能抗住那诱惑,便假作推辞道。
  “小女丽华年岁尚浅,臣恐仪礼之教不足,举止有损天家威仪。”
  宇文邕听他此言,已知他意动。
  他现今在外虽有突厥丈人的支持,在朝廷之内,却未有一支足够忠诚的势力支持。
  在河东掌兵四万的齐国公宇文宪,虽是他的兄弟,然自卫国公宇文直被陈人所擒之后,其便已成了北周国中继承顺位最靠前的宗室,须得且用且防。
  而在弘农掌兵三万的达奚武,虽然表面忠义,但观其旧日行径,恐怕宇文宗室之内谁做天子于他并无差异,亦是不足令他倾力争取。
  至于李昞,其带回关中的兵马,已被拆分给了河东、弘农以及征蜀的尉迟迥,实际已经是个手里剩了不过几千兵丁可供节制的光杆司令,自然更没有多大的招揽价值了。
  唯有这杨坚不同。
  其父杨忠作为宇文护时代的持不同意见者,在关中北部与河西这两块偏远之土上,反而有不少亲故。
  别看北周在这两地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万之数,但这两地北接突厥,实在是他宇文邕这个突厥女婿,最有能力也最应当掌握的所在。
  毕竟,南征万一不利,他还可以凭此基业,退保陇右。
  是以杨坚,值得这般笼络。
  于是宇文邕又道。
  “杨卿不必推辞,今我大周内外交困,正须上下一心,以保社稷。”
  杨坚闻言,亦知不便再作推迟,终于拜谢道。
  “陛下如此待杨氏,坚必殊死以待陛下。”
  “臣请为陛下牧凉州。”
  宇文邕得言亦喜,他道。
  “善。”
  有了杨坚的投效,他对未来的谋划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他于是抬首对身侧的王轨言道。
  “卿可为杨公言我等保全社稷之谋。”
  王轨得言,立时应诺,起身在案上摊开一幅西北舆图,便继而言道。
  “山南败后,我朝兵卒仅余一十七万。”
  “其中三万在弘农备洛阳之敌,四万在河东备晋阳之敌,二万在武关备南阳之敌,是故十七万之兵,备御东寇,已用其半。”
  “又有二万在凉州备吐谷浑,二万在渭北灵、银等州备突厥,一万在长安左右为守备。”
  “是故我朝得用平巴蜀逆乱之兵,不过三万。”
  王轨言语到此一顿,用手指在图上故武川镇(今呼和浩特)的所在,点了一点,道。
  “我等皆料秋冬之际,齐将入寇。”
  “今恐关中兵力不足,是以意请突厥部落二万帐驻牧于武川。”
  “一旦齐人西寇,则请突厥人出北道袭扰晋北,以分齐人兵势。”
  “然杨公亦知,突厥人贪财货,往昔关中供奉,每岁绢布十万匹,其资折钱二、三亿,若以养军,足备二万。”
  “往岁之中,我舍此养军之费以供突厥,边境才得安宁。”
  “今巴蜀既失,国朝财用不足,今日虽与公卿议定开盐赋、征行商税,所得除供养众军外,恐未得有余以结好突厥。”
  “幸赖陛下天赐英睿,我等始得应对之法。”
  王轨将手指之处由武川西移,点在河西敦煌郡处。
  “凉州之境,向有商旅往来关中西域,为货殖之事,其利甚多。”
  “而由西域入关中,虽有伊吾、高昌、鄯善南北三道,其所经行,必由敦煌。”
  “敦煌,地近突厥,而至关中绝远,贡赋难入长安。”
  “陛下有意法东面陈、齐二贼于淮上所置榷场,繁荣商贸,而征其道商旅税赋,以其钱帛北贡突厥,以减关中征调之迫。”
  杨坚听罢,虽觉此策确有可行之处,然而繁荣商贸,毕竟见效甚缓。
  况且听王轨言语,现今北周的财政状况似乎已经糟糕到了极处,他不由忧心问道。
  “此策虽佳,然收效甚缓,一二岁间,恐无大用,如之奈何?”
  宇文邕闻言却是笑道。
  “杨卿勿虑,但向凉州为朕兴商旅。”
  “我境土之内,寺院甚众,僧尼不下数十万,百姓倾财货以供养之,金玉谷米皆聚其舍。”
  “今国家危急,颂经焚香,岂能存我社稷乎?”
  “朕意行前魏太武皇帝故事,大兴法难,净灭诸佛。”
  杨坚迟疑道。
  “南逆割据蜀中,伪齐窥伺东土,陛下初柄大政,此时若兴法难,臣窃恐百姓扰乱,上下失和,以至关中变乱矣。”
  宇文邕道。
  “杨卿且放心,国用虽窘,今岁朕稍增税赋即可度之。”
  “然加征于下,并非长策,民力若竭,则叛乱相继,外忧内扰,如此,则关中亡矣。”
  “关陇之地,民不过三百万,用旧日租调之法,何以能今日供十七万之兵卒?”
  “若不能供十七万之兵卒,则我等囚于邺中乎?囚于建康乎?囚于成都乎?”
  “朕常闻,民间之财,尽在观寺之中,待明岁朕与诸卿权柄稍固,则往取之。”
  “若得此财,则我御齐平蜀,方得有望,否则,我等既无太祖之能,关西一隅之土,岂不必亡于东贼之攻乎?”
  “杨卿家中亦崇佛,朕早知之,明岁必不以此行污杨卿之手。杨卿且西行敦煌,坐观我等救国,可也。”
  杨坚听罢宇文邕言语,实不知应当再说些什么。
  现今天下皆崇佛,宇文邕如此计略,实令宇文氏自绝于天下人望。
  然而现今国家困顿,倚靠关西一隅的财力物力,确实难以抗兵天下。
  确是不得不为啊。
  如此思来,来日关中恐生扰乱,他此时西行凉州,或许还是一桩幸事。
  他于是应道。
  “臣遵命。”
  ——————
  光大三年(568年)。
  六月初二。
  北周主宇文邕诏改天和三年为建德元年。
  六月初三。
  北周主宇文邕以鲁国公宇文赟为皇太子,聘大兴郡公杨坚之女杨丽华为太子妃。
  六月初四。
  北周主宇文邕以杨坚为凉州总管,诏迁凉州总管府于瓜州敦煌郡,并置榷场于其地,令往来商旅行经敦煌者,八分税一。
  并以凉州总管节度之。
  六月初五。
  北周主宇文邕以国用不足,加百姓今岁租调三成,行盐酒课,税各处城邑关津货物交易者,关中人以其税重,多有怨声。
  六月初八。
  南周辛昂陷涪陵郡。
  是日,陈帝陈伯宗归郢州。
  是日,齐将斛律光班师还邺,以其豫州道行台元景安将兵三万守南阳。
  六月十日。
  南北周交兵于白马戍外,南周败绩,南周丞相陆腾令宇文会由荔枝道先入蜀,自引大军诱尉迟迥攻利州。
  宇文会既归,汉中之民从其入蜀者,四千余家。
  六月十三。
  南周使者苏威、杨素至郢州,陈帝陈伯宗御黄鹤楼以见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相关奇幻热门小说的链接
 人道大圣  重生之官道  星门  不科学御兽  帝霸
 九星霸体诀  完美世界  剑来  一剑独尊  斗破苍穹
 诸界第一因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万古第一神  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
 皇兄万岁  剑道第一仙  武动乾坤续集之大千世界  仙穹彼岸  鸿天神尊
 逆剑狂神  深空彼岸  人族镇守使  朕又突破了  万相之王
 混沌剑神  逆天邪神  大主宰  武动乾坤  白骨大圣